明星不是万能钥匙,“人设 × 梗 × 场景”才是快节奏营销的最优解
- 07-31
- 07-29
- 07-29
- 07-29
- 07-29
- 07-22
- 07-18
- 07-14
- 07-14
- 07-11
- 07-08
- 07-08
在当下内容极度丰富、注意力被不断切割的营销环境中,品牌想要迅速抓住用户的注意力,靠明星已经不够了。人们更关注的是——这条广告有没有趣?有没有梗?是不是和我当下的生活状态产生了共鸣?
于是,我们看到越来越多品牌开始从“砸钱请人”转向“以人设为线索,用场景来承载,用内容做连接”,建立“明星×梗×场景×利益点”的组合传播策略。而淘宝闪购最近的一次整合传播实践,正好提供了一个极具参考价值的范式案例。
本文将拆解这场明星场景化营销的打法逻辑,从策略设计、内容表达到场景延伸与效果转化,看看淘宝闪购如何借明星完成“快、准、省”的消费心智抢位。
1.背景:闪购业务的场景传播挑战
随着即时零售竞争白热化,淘宝闪购急需打出差异化认知。它主打“送得快”“补贴多”“选择多”的即时电商服务,但如何让用户快速记住这个业务、理解在生活中的使用场景,是一个亟需解决的传播问题。
在这样的背景下,品牌放弃传统的产品硬推或明星走秀,而是选择以生活场景为切口,用“一个明星×一个代表梗×一个具体场景”完成用户心智占位。
2.明星不是主角,“人设×梗×场景”才是
品牌选用了三位拥有高记忆点和代表性人设的明星,并赋予他们各自对应的“闪购角色”:
苏醒=早餐唤醒大使:以“醒得早”的人设自带节奏梗,锁定清晨场景;
刘敏涛=夜生活氛围感大使:其“微醺感”与《红色高跟鞋》神态完美呼应夜宵、应急补货场景;
沈梦辰=出游与宅家福利官:湖南方言和本土感人设精准抓住周末出游、宅家囤货人群。
品牌没有强行植入产品卖点,而是借用观众已熟悉的“明星特质”,自然引导对闪购场景的联想。
3.内容打法:统一节奏+魔性表达,打穿多个心智入口
广告整体围绕“早中晚+工作日/周末”的场景安排展开,通过相同的音乐旋律与视觉风格统一内容调性。每位明星都在熟悉的场景中,以魔性重复的方式强化“下单就送、很快送到、还很便宜”的平台利益点。
比如苏醒的“早醒早餐”场景中,广告文案与音乐节奏完美结合,形成洗脑传播,而非简单的明星露出。
4.实效加持:每个场景都配有真实优惠
不仅仅是讲故事,品牌更在每个传播节点设计真实的转化链路:
早餐场景→“7:00起送”专属红包;
夜宵场景→“0点免单”福利;
周末场景→“大券包”“满减日”等通用补贴。
这种“场景+利益点”的一体化设计,让消费者对“什么时间该买什么”产生清晰认知,也为品牌带来实际交易转化。
5.不止一次传播,而是构建场景生态
淘宝闪购并未止步于一轮广告投放,而是通过首页频道设置,如“元气早餐”“夜市派对”等栏目化内容,持续沉淀用户对即时场景的认知。
这种以内容带场景、场景沉淀用户行为的数据闭环,为品牌后续的长期运营提供了稳定支撑。
6.从明星流量到用户心智,淘宝闪购的组合拳
这场营销之所以成功,不是因为请了谁,而是因为把明星、场景、梗、平台利益和消费者动机紧密绑定在一起,让每一次内容触达都形成认知、情绪与行为的闭环。
对其他品牌而言,淘宝闪购提供的启示是:明星是表象,场景是本质,梗是桥梁,转化才是最终目标。在信息过载时代,只有当内容与人发生真实的情境连接,才有可能被记住,也才可能促发一次真正有效的消费行为。